#嘉義大林萬國戲院
萬國戲院在1968 年建立,曾經是大林鎮四間戲院之一,在繁榮過後沒落、淪落播放三級片場所、經營茶室、經歷過祝融肆虐成為廢墟等坎坷過程,終於在文史工作者江明赫經由地主同意後,重新整理活化,讓曾經在此度過快樂時光的人,找回深刻的時代記憶。
-
戲院內部由廢墟改造成一處有舞臺、燈光、音響的觀賞空間,整個改造過程有文化部、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的參與,甚至地主無償提供還出錢出力,集合眾人力量,讓有歷史的戲院,保留老靈魂、老風貌,注入新力量,現在是戲院,也是藝文空間,常舉辦藝文活動,像是萬國百老匯、歐洲影展、布袋戲演出、特映會,更獲得獲日本導演青睞,成為電影「完全飼育」的主要拍攝點。
-
戲院內來自張玉村老師用油漆繪製的手繪電影看板,見證過台灣電影蓬勃發展時期的他,創作過許多經典電影看板,名氣響亮到天王周杰倫邀請他繪製電影「天台」所有拍攝場景看板。
-
現在看起來稀奇珍貴的碳精棒電影放映機在在 1945-1960 於各大戲院是很普遍的設備,也曾流行於鄉下的露天電影與各地廟會。當年燈泡無法投射出範圍廣而巨大的強光,因此運作原理是以碳精棒通電後,正負極相碰短路,發出強光聚焦,經過滾動的電影膠片投射在大銀幕上。
-
由於要燃燒高溫的碳精棒與控制好光線避免出現暗畫面,放映師需要隨時調整兩支碳精棒及膠捲距離,也須控制光線,所以必須練就一身好功夫,才能駕馭這高難度的電影放映機。在當年,膠卷電影放映師是很專業的人才,對照現代只要上網就能追劇追片,實在很難想像。
重生後的萬國戲院讓人驚艷,用文化、藝術、歷史、影視力量,讓大林有全國能見度,不過在 2018 年一度因為籌措不到增設消防安全設備約 50 萬元經費而再度熄燈,考驗不斷。為了讓非營利性質的萬國戲院能長久營運,各位可多在販賣部購買產品,會比外面貴的幾塊錢,用來支持萬國戲院的營運支出。
-
㊙ #好康分享
拜訪戲說大林群聚業者,並完成指定任務,完成每一家可獲得 LINE@ 點數1點,集滿5點可獲得小禮物1份。
加入「戲說大林」LINE 好友:https://lin.ee/4SF9BDTml
#大林慢城 #數位群聚 #小鎮漫遊 #大林
===============
我的IG也歡迎追蹤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aphnechien